学风,作为学校精神风貌的标志性体现,是衡量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标尺。上海立达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风建设,致力于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严谨求实的学习氛围。2024年,学校将继续深化学风建设,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发扬“忠、诚、勤、和”的校训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和学院分工负责、辅导员--学业导师--朋辈导师-教师协同联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为支撑,以构建“五维融通学风建设推进体系”为抓手,不断夯实和完善领导、督察、保障、激励和责任机制,实现“思政引领学风、制度保障学风、机制赋能学风、活动推动学风、竞赛促进学风、榜样带动学风”六大学风建设核心目标,切实保障学风建设工作落地落实。
二、工作目标
(一)思政引领学风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制度保障学风
通过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的制度体系,为学风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明确学习规范和行为准则,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三)机制赋能学风
通过构建和实施系列科学有效的机制,为学风建设提供资源整合、能力提升、文化引领等多方面的支持,激发和增强学风建设的内在动力,推动学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活动推动学风
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全面促进学生的学术发展、实践能力和学风建设,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
(五)竞赛促进学风
通过组织各类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六)榜样带动学风
通过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激发广大学子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树立明确的学习标杆和方向,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风气。
三、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实施目标引领,激发学习动力
1、思想引领塑学风。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多元化思政教育方式,丰富传播教育手段和方法,强化思想引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围绕学校学风建设目标为中心,守好网络育人阵地,依托学校各类信息化平台充分整合资源,扩大宣传维度,推动网络思想教育多元化覆盖。教育学生把自己的学业与国家建设、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融为一体,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成才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负责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各二级学院
2、新生工程助学风。
夯实“6+1”新生教育引领工程,新生入学教育不仅是一场知识与技能的启蒙,更是塑造良好学风、奠定学术基石的关键环节。学生处对新生工程进行系统性设计,并制作2024级新生工程“立达启航”100天工作一览表。通过入学教育、生涯领航、筑梦远航等工程实施每月学风教育活动,向新生传递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这些观念有助于新生树立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学风。
负责单位: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各二级学院
3、特色活动养学风。
丰富学风建设活动,分类制定目标达成。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创新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强化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实效,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推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把专业知识学习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定期举办专业技能知识竞赛、挑战杯大赛、专业创业大赛,把知识性、趣味性统一起来,寓教于乐,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以各类竞赛活动为平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着重突出科技创新、文化创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负责单位: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各二级学院
4、早晚自习练学风
大一年级扎实开展快乐晚自习活动,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进图书馆、实验室、社团组织等,广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经典诵读活动、书海拾贝读书分享会、校园飘书活动等,推进书香活力校园建设,塑造立达校园“爱读书、读好书”的文化氛围。
负责单位:学生处、教务处
(二)夯实督学计划,提升学习效果
1、全面开展学业分析
各年级、专业、班级全面开展学业分析。班主任(学业导师)、辅导员带领班委全面分析班级同学上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精准掌握每一名学生学业,组织班级同学开展学风建设主题班会,研判班级学习成绩整体态势,梳理重难点问题,根据学生不同学业情况、不同成长需求,指导学生做好下一步学业发展规划。
负责单位:各二级学院、教务处
2、加强课堂秩序管理
明确专任教师是课堂管理的负责人,是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的第一责任人。任课教师要主动承担课堂考勤及课堂秩序管理的工作,规范课堂考勤程序。任课教师对于无故旷课和违反课堂秩序的行为要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学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推进智慧教室建设,逐步形成课堂考勤大数据管理;加大党政干部、院(系)领导、辅导员听课、看课、查课力度,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继续推进“无手机课堂”,各二级学院严格执行学生考勤制度,按要求进行请假登记审批,辅导员每天都要按照“五个节点”查课,了解学生的课堂风貌,查看学生出勤、课堂礼仪、课堂纪律和课堂听课状况等。各学院都成立学风建设督导队(一般由各学院学生会学习部承担),建立科学有效的过程监督及考核机制,每周及时在学院内部公布本学院学生的出勤情况并上报学生处,按照有关规定对缺勤学生及时进行教育及相应的批评处理。学生处每天不定时抽查各学院出勤情况,并将抽查结果在学生工作例会上予以通报,每月将汇总情况在校领导及院长层面进行公布。
负责单位:教务处、学生处、各二级学院
3、倡导文明课堂
各二级学院加强对学生课堂行为习惯的督导巡查,及时劝阻在教室饮食进餐、衣冠不整等不文明行为,积极营造文明课堂氛围。
负责单位:教务处、学生处、各二级学院
(三)实施优辅计划,助力学生成才
1、深化创新创业教育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训练、队伍建设等关键领域改革。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众创空间、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创新实验室和实践项目管理。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和各项学科竞赛,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推动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孵化。
负责单位:教务处、学生处
2、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加强国际教育、校际交流等工作,提升教育教学国际化水平,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加快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强本专硕直通工作,扩大出国升学规模,提高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研究的能力。
负责单位:国际教育学院、教务处、学生处
3、搭建竞赛组织平台
广泛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学院要主动建设好竞赛组织平台,加强学院顶层设计,坚持以点带面,帮助学生组建竞赛小组、科研团队,为其配备专业指导老师,及时发布比赛信息。注重“老带新”,发挥朋辈教育优势,组织获奖学生经验分享,引导学生在学术研究、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中找到动力与乐趣,激发学习动力。
负责单位:校团委、各二级学院
(四)加强素质教育,提升综合
1、推进“一院一品”学生活动品牌创建
推动“一院一品”学生活动品牌创建活动,引导各学院结合自身特色和办学优势广泛开展学风建设系列活动,注重经验总结和推广普及,逐渐形成一个辐射全校的局面,提升学风建设整体氛围。
负责单位:校团委、各二级学院
2、加强体育教育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运动会、大学生篮球联赛等各级大型体育赛事,强化体育强国理念;积极引导学生早起,加强体能锻炼。
负责单位:基础外语学院、校团委
3、开展劳动、美育教育
结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结合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多种类型的校内外劳动教育场所。发挥美育育人功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大型艺术赛事。
负责单位:学生处、校团委
4、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建设学生社区读吧,在教学楼等根据需要开放通宵自习室,在校园内设立学生自主学习场所,逐步改善学生学习环境,营造校园学习氛围,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组织开展学生课堂笔记和作业展览、读书交流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营造学风建设良好氛围。加强学院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宿舍之间的学习交流,广泛开展“比、追、赶、超”活动,有效引领学风。
负责单位:后勤保卫处、图书馆、学生处
(五)推广诚信学习,严明学业纪律
1、加强诚信教育。
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网络考试等形式深入学习《上海立达学院学生手册》、使学生知晓红线、明确底线。加强学生日常学习诚信教育,教育学生诚信从点滴做起,不抄袭他人作业。通过组织考前动员,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强化学生的诚信与自律意识,杜绝学生考试作弊及学术不诚信行为发生。
负责单位:学生处、党委宣传部
2、严肃考场纪律。
认真落实诚信考试,严格考场管理,加强考场纪律要求,监考教师疏于管理造成的责任事件按照教学事故处理。健全考场监控管理,推进考场手机信号、网络通信信号全屏蔽。严格执行学校考试管理规定及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对各类考试违规舞弊现象一经发现立即严肃处理。推进监考教师与学生相互监督,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学风风,共同坚守诚信的道德底线。
负责单位:教务处、学生处
3、严惩考试违纪。
依据《上海立达学院学生违纪处理规定》,对学生考试违纪从严从快处理,提高违纪处分的时效性,切实做到“有违纪、随处理”。
负责单位:校办、学生工作部(处)、后保、各二级学院)
(六)做实助困帮扶,强化学习助力
1、积极发挥班主任(学业导师)、辅导员作用。
按照“一生一策”针对本学院降级、受学业警示、多门必修课不及格(特别是公共基础课)、低绩点(2.0以下)学生开展重点帮扶。做好“家校协同”,针对学业警示的学生要“点对点”联系家长,明确告知学业情况,共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成因,通过切实有效的帮扶办法,助力学困生脱困转优。共同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工作。
负责单位:各二级学院
2、学业预警制度。
根据学生在校的思想动态、学业表现、心理状况等表现,通过学业分析大数据,建立不良学风档案,形成学业预警制度,对学生实行口头预警、书面预警、知会家长等教育引导措施。各学院要通过线上“预警通知”“网上家长会”等方式,建立与学生家长及时有效的联系沟通机制,定期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及综合表现,发挥学生家长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学困生“定期评估、定期见面、定期谈话”等工作制度,并针对其存在问题,加强教育引导,加大困难帮扶。
负责单位:各二级学院、教务处、学生处
3、加强学困生学业辅导。
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线上实习实训,线下实践活动。建立学业答疑教师库,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一对一帮扶。依据学业分析大数据,针对学习难度大、不及格率高的课程,组织专任教师进行学习方法专题辅导讲座,帮助学生把握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负责单位:各二级学院、教务处
4、开展特殊群体学业援助。
强化对五类特殊大学生群体(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心理异常学生及其他重点关注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帮扶,落实对学业困难学生的“一对一”帮扶措施,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 结合,聘请部分教师与优秀学生,加强一对一帮扶和针对性指导,为其学业发展修筑可靠根基。
负责单位:学生处、各二级学院
(七)树立朋辈引领,发挥优秀示范
1、充分发挥“朋辈教育”作用。
鼓励学生党员、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团学骨干、班干部在课堂上亮身份、做表率,协助任课教师加强课堂管理,课后及时向班主任、辅导员反馈问题。以先进典型为标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扎实推进先进班集体创建工作,注重覆盖面和参与度,通过申报、创建、展示、评比和表彰等活动,增强学生集体观念、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努力营造优良的班风学风。
负责单位:学生处、各二级学院
2.加强学生组织建设。
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加强学生活动审核管理,学生骨干选拔和学生组织履职要树立明确的学风导向。各级学生组织要积极组织开展“文明礼仪竞赛”“学习大比拼”、“英语四六级打卡”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大力开展学风建设自查、互查活动,努力营造“人人正学风,人人创学风”的良好氛围。
负责单位:校团委、学生处
3、注重宣传报道
重视学风建设宣传推广,在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等融媒体平台,开辟学风建设专栏,做好先进个人、优秀集体和学风建设活动的宣传推广。各学院要积极向学校“BTBU学无涯”“BTBU小薇”微信公众号投稿,学生处将及时宣传各学院的重点活动和特色工作,共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负责单位:各二级学院、学生处
(八)倡导寝室文化,建立美好社区
为使同学们能够拥有更加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升自主独立意识,团委自律会定期对同学们的宿舍卫生进行检查,并且进行评级打分。每学期都组织开展一次寝室文化节,评选一批“学习型公寓”、“学习型楼层”“文明寝室”、“最美寝室”、“学霸寝室”、“和谐温馨寝室”、“国际化寝室”等,打造一批精神面貌佳、思想素质过硬、学习态度好、综合素质强的宿舍学习生活共同体,并在学校公众号等广泛宣传,起到榜样引领和学风引领作用。同时,号召全校同学开展安全自查行动,护航宿舍安全。为切实关注学生的住宿、学习情况,学生处要求各辅导员每周走访学生宿舍不少于两次,每天至少找一名学生谈话,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状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精准帮扶。
负责单位:学生处、后保处、校办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做好顶层设计、监督检查,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强化责任担当,并将督查结果定期反馈和通报,确保学风建设工作有效运行,不断提升我校学风建设水平。
2、注重落地实效
学风建设应注重实效性和持续性,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3、加大宣传力度。
各部门、各学院要注重宣传推广,总结经验、凝练特色,积极探索打造学风建设品牌项目。
4.做好工作总结
各部门、各学院要将学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各阶段学风建设工作着力点,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凝练,探索学风建设新途径新方法,完善学风建设相关制度,形成我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上海立达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2024年10月14日
2024学年学风建设工作推进一览表
序号 |
活动内容 |
组织单位 |
完成时间 |
1 |
各学院开展2024级学生快乐晚自习活动 |
各学院 |
整学年 |
2 |
2024年开学典礼、迎新晚会、国防教育 |
学工处 |
9月上旬 |
3 |
上海立达学院学风建设启动会 |
学工处 |
9月下旬 |
4 |
国际文化艺术节 |
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处 |
9月-10月 |
5 |
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 |
学工处、各学院、教务处等 |
9月-10月 |
6 |
新生学业规划、院长面对面活动 |
各学院 |
9月下旬-10月 |
7 |
各学院名师讲堂 |
各学院 |
9-11月 |
8 |
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
学工处 |
9月-10月 |
9 |
新生养成教育(学生手册学习) |
学工处 |
9月 |
10 |
文明校园主题教育 |
学工处 |
10-12月 |
11 |
毕业班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学生处、各学院 |
9月-10月 |
12 |
2024年教风学风建设推进会 |
学工处、教务处 |
10月 |
13 |
网络安全知识竞赛 |
数字科学学院学院 |
10月 |
14 |
“大手牵小手”叶榭学校小学生晚托班支援服务课 |
财经学院 |
每学期每周 |
15 |
青春榜样-优秀学子分享会 |
学生处 |
10月 |
16 |
立达设计奖 |
社会公益学院、艺术学院 |
11月 |
17 |
三奖一助评审 |
学生处 |
9-10月 |
18 |
校长奖学金评审 |
学生处 |
10-11月 |
19 |
星级宿舍评比 |
后保处、学生处、各学院 |
10月 |
20 |
垃圾分类专项教育活动 |
后保处、学工处 |
9-10月 |
21 |
毕业大戏汇演 |
传媒学院 |
10月 |
22 |
医学人文专题讲座 |
护理学院 |
10月 |
23 |
幸福打卡——21天积极心理活动月 |
学生处 |
10月-11月 |
24 |
联合国人口基金Upower计划——第十二届青年榜样影响力校园大使选拔赛 |
国际教育学院、数字科学学院 |
10月下旬 |
25 |
美好社区创建与表彰 |
学生处、校团委 |
10-12月 |
26 |
创梦立达系列创新创业讲座 |
学生处 |
每月一场 |
27 |
香港研学交流分享 |
国际教育学院 |
11月 |
28 |
“一院一品”学风建设特色项目开展与成果汇编 |
学生处、各学院 |
11月中旬 |
29 |
法制宣传 |
党办 |
11月 |
30 |
诚信教育 |
学生处、各学院 |
11月 |
31 |
社团文化节 |
校团委 |
11月-12月 |
32 |
传承红色基因,汇聚青春力量——纪念“一、二·九”红歌会暨表彰大会 |
校团委 |
12月 |
33 |
学风建设问题中期研讨会 |
各学院 |
2025年1月中旬 |
34 |
公益文化节 |
公益学院 |
2025年3月 |
35 |
云间理堂-松江三人行“高校大学生行走的思政课” |
党办 |
2025年3月 |
36 |
劳动教育活动季 |
学生处 |
2025年3-5月 |
37 |
第四届语言文化节 |
基础与外语学院 |
2025年4-6月 |
38 |
联合国人口基金Upower计划——第十三届青年榜样影响力校园大使选拔赛 |
国际教育学院 |
2025年4月 |
39 |
开展学风建设实际情况调研会 |
各学院 |
2025年4月 |
40 |
艺术设计学院2025届毕业展 |
艺术设计学院 |
2025年5月 |
41 |
传媒学院摄影专业2025届优秀毕业作品展 |
传媒学院 |
2025年5月 |
42 |
读书文化节 |
图文中心、团委 |
2025年5月 |
43 |
勇“网”直前 体育达人-网球追梦人分享 |
基础与外语学院 |
2025年5月 |
44 |
剑桥青年领袖训练营实践课程学习分享 |
学工处、各学院 |
每月 |
45 |
国际班学生特色活动 |
国际教育学院 |
每月 |
46 |
2025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暨2026届毕业生(专科)实习就业招聘会 |
学生处 |
2025年5月 |
47 |
2025“声动魔都”配音集训营踢馆赛 |
传媒学院 |
2025年5月 |
48 |
上海立达学院“五四”表彰大会 |
学生处 |
2025年5月 |
49 |
寝室文化节 |
学生处 |
2025年4-5月 |
50 |
体育文化节 |
基础与外语学院、校团委 |
2025年5-6月 |
51 |
毕业生离校教育、毕业典礼 |
学生处、各学院 |
2025年6月中旬 |
52 |
优秀毕业生风采展示 |
学生处、各学院 |
2025年6-7月 |
53 |
“感恩母校行”活动组织 |
学生处 |
2025年6月中旬 |
54 |
体育达人展示-“跆”风来袭 |
基础与外语学院 |
2025年6月 |
55 |
召开学校2024年学风建设工作 总结表彰大会 |
学生处、教务处、各学院 |
2025年6月 |
56 |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团委 |
2025年6月-8月 |